gx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Posted at — Jul 17, 2022

花两天时间读完了,感觉是很棒的一本书。这本书和《小狗钱钱》一样,通过叙述 故事来传播一些知识,同时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相似,不少篇幅是咨询师和 来访者的对谈。作者的写作与前两本书相比稍微有些稚嫩,设计的故事缺乏合理性, 读着有点难受。比如,虽然书里出现的人物都是动物,但是这些人物和动物基本没 有关系,蛤蟆鼹鼠一系列名称只是纯粹的代称,这种做法让人的阅读体验处处充满 违和感,一方面读者既觉得主角真的是蛤蟆,另一方面时不时出现的剑桥大学、伦 敦等名词又让人觉得这完全和蛤蟆没有关系,很是让人莫名其妙,唯一的好处或许 是不会让人忘记谁是谁吧。《也许》的写作就很好,直接使用人名,每个人物独特 的背景通过插叙在咨询的过程里展开,整体读下来真实真诚,且让人充满好奇。

虽然写作一般,但这本书给了我不少收获,有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心理学概念,其 中印象最深刻的是 Ego State (自我状态)。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三种自我状态, Child Ego State, Parent Ego State, Adult Ego State。在童年时期,父母是孩 子生活的全部,他们所具有的权威和行为无形中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 人长期被父母批评、苛责,那么他可能会养成一种讨好、害怕犯错的 child ego state 。他也可能会模仿自己的父母,养成一种喜欢苛求别人的 parent ego state。比如喜欢批评下属,甚至折磨下属的领导,心理可能处于 parent ego state ;而唯唯诺诺不敢反抗,甚至觉得确实是自己的过错的下属,则处于 child ego state 。parent ego state 和 child ego state 都不是很好的状态,它们会 使人做出偏向情绪而非理性的行为,或是模仿自己的父母,或是重复自己童年时的 应激反应。人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状态,要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哪种状态,并努力 让自己转移到独立负责、理性思考的 adult ego state 。

让自己处于 adult ego state 是困难的,因为这种状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想清 楚自己需要做什么。另外两者是充满诱惑的,它们让人习惯不假思索,模仿自己的 父母,或者重复自己的过往,一切都易如反掌。有点点像习得性无助,一旦人习惯 了某种思考方式,就会不假思索,放弃思考和改变,而这些痛苦和折磨,都是自找 的。离开牢笼摆脱痛苦的路,明明近在眼前,却被自己忽视了。很庆幸的是,既然 这是自己造就的困境,那么便可以由自己来改变。

我很喜欢这本书最后的桥段,蛤蟆意识到自己处于 child ego state,而自己的咨 询师在一种 parent ego state。他们通过激烈的对话,让彼此的思想恢复独立, 达成了新的合作关系。

认真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要让自己陷入潜意识给自己安排的剧本 里,努力做出理性的决定。这便是我读这本书时最大的收获吧。此外,对心理学稍 微产生了一些兴趣。这也是收获之一吧。